滨州现代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河南:物流上天入地融合新网络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6-11-24
近日,全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首批重点项目名单公布,郑州薛店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工程、洛阳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工程、河南圃田物流基地道路配套工程、郑州薛店物流基地道路配套工程和商丘市公路港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入选,河南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再传利好。
按照河南省政府11月6日发布的《河南省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到2020年,河南将基本形成设施一体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市场公平有序、运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8.6%。一张“上天入地”的河南交通物流融合新网络正在形成。
陆海铁空 构建联运网络
11月3日,今年第200列郑州至德国汉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缓缓驶出。郑州中欧班列自2013年7月开行以来,已累计开行456班,总货值21.91亿美元。
近年来,河南以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航空网、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为重点,加速完善物流网络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5年,河南将加快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连通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4小时快递物流通道。同时,将实施航空国际物流通道工程,强化新郑国际机场的门户功能,搭建起连接美国孟菲斯、安克雷奇及德国法兰克福、韩国仁川、阿联酋迪拜等全球主要货运机场的空中通道。到2020年,新郑国际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将达40条,通航点35个,力争年吞吐量达到100万吨。
河南还将通过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功能对接,重点发展空陆联运、公铁联运和铁海联运,扩大和提升多式联运规模和服务水平。到2020年,国际航空货运与国内高铁快运在装载单元、组织形式、流程设计等方面将实现一体融合,空铁联运规模力争达到20万吨。同时,郑州—沿海港口—日韩的海铁联运业务规模将稳步扩大,郑州至保加利亚海铁联运航线也将开通,实现沿海港口功能的内移。
智慧创新 拓展服务模式
11月6日,一架特殊包机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经过28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新郑国际机场,机上的“贵宾”是92吨新鲜樱桃和蓝莓。这批“贵宾”通过检验检疫后,将从郑州分拔到全国多个城市。
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给河南带来了建设国内国际交通物流“双枢纽”的机遇。目前,卢森堡货航公司、康尼航空公司等货运公司落子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与卢森堡货航公司合资成立了货运航空公司。依托中欧班列(郑州),与波兰、俄罗斯等国家的铁路公司合资合作也在推进中。计划建设的中波、中蒙、中哈等贸易产业园区,将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德国汉堡为西欧枢纽、波兰华沙为中欧枢纽、捷克布拉格为东欧枢纽的物流网络框架。
“互联网+”融合工程则为不断延伸的物流网络加入智慧“内核”。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河南将培育一批智慧物流示范企业,鼓励供应链企业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决策,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实现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多式联运承运人培育工程将支持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变,培育无车(船)承运人等多式联运经营人,深化与中外运敦豪、联合包裹、联邦快递、顺丰、菜鸟、中国邮政等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的战略合作,提供系统性物流解决方案。以“一单制”为核心,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的便捷运输一体化服务保障工程也正在建设中。